农民组织化现实困境及其破解的路径选择——基于乡村社会资本重构视角

被引:7
作者
赵泉民
机构
[1]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关键词
组织化; 主体性; 社会资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是当今中国乡村面临的最为现实也最为急迫问题。围绕于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理念:"让农民组织起来"与"把农民组织起来",前者凸显的是农民主体性以及政府客体和服务者的角色定位;而后者则是强调了政府力量的主动性、强制性和农民的被动和服从地位。就理论层面而言,组织化行为主体在于农民而非政府,但乡村现实却是农民之外的政府力量发挥着主导作用,农民反而处在被组织和被合作境地,并带来了农民"渴望合作"而又难以"真正合作"的困境。扭转这种困境的对策:廓清农民组织化中政府角色和定位,构建具有"镶嵌式自主"能力的政府;改善和扩大乡村社会资本存量和增量,促进社会资本结构再造;多种举措激发和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提高合作社盈利能力,培育社会美誉度。诸多举措旨在构筑和营造乡村社会转型期农民组织化所需要的社会资本基础——信任机制和信任文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信任[M]. 中华书局 , (波兰)彼得·什托姆普卡(PiotrSztompak)著, 2005
[2]  
民主与信任[M]. 华夏出版社 , (美)马克·E.沃伦(MarkE.Warren)编, 2004
[3]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eter Evans. . 1995
[4]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美)诺思(North,D.C.)著, 1991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 2001
[6]  
传统十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秦晖著, 2003
[7]   部门和资本“下乡”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J].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重点与政策研究"课题组 ;
温铁军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07) :5-12
[9]   乡土场域的信任逻辑与合作困境:定县翟城村个案研究 [J].
黄家亮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 (01) :81-92
[10]   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农民组织化的基点 [J].
赵泉民 .
理论学刊, 2005, (07) :76-7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