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下半叶的欧美人类学理论

被引:33
作者
谢丽奥特纳 [1 ]
何国强 [2 ]
机构
[1]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2] 中山大学
关键词
象征人类学; 文化生态学; 结构主义; 结构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实践理论;
D O I
10.15899/j.cnki.1005-5681.2010.02.019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摘要
20世纪60至80年代,欧美人类学急剧变化,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本文缕析30年间各主要学派,起点是20世纪50代末的结构功能主义,文化与人格学派和新进化论。以揭示美国人类学面临危机的方式,推出20世纪60年代的三种研究取向。比较了美国象征人类学的两派,它们与文化生态学的关系,以及结构主义在英法的流行。进而切入到20世纪70年代的两个人类学派别,分析结构马克思主义和政治经济学,展示其优点和不足。最后铺开20世纪80年代的实践理论,对实践趋势的兴起,实践的定义及解释对象,实践与系统/文化的互动等进行了精彩的论述和总结。全文论证缜密,索引广泛,纵横稗阖,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功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37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文化的解释[M]. - 译林出版社 ,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Geertz)著, 1999
  • [2] 20世纪的农民战争 .2 埃里克.沃尔夫. . 1969
  • [3] 拉姆毕人问题:一支美洲印第安人的梦想 .2 凯伦.布鲁.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
  • [4] 现代世界体系 .2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 1976
  • [5] 20世纪80年代的人类学与史学 .2 伯纳德.科恩. 学科关系史期刊 . 1981
  • [6] 日常自述 .2 欧文.格夫曼. . 1959
  • [7] 自我的标记:符号人类学探险 .2 米尔顿.辛格. 美国人类学家 . 1980
  • [8] 民族学的轮廓 .2 埃尔曼.塞维斯. HarperandRow .
  • [9] 反思人类学 .2 埃德蒙.利奇. 社会人类学伦敦学派的经济学专论 . 1966
  • [10] 号角即将吹响:美拉尼西亚的"船货"崇拜研究 .2 彼得.沃斯利. . 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