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古隆起构造特征及对特大型气田形成的控制作用

被引:147
作者
魏国齐 [1 ]
杨威 [1 ]
杜金虎 [2 ]
徐春春 [3 ]
邹才能 [4 ]
谢武仁 [1 ]
武赛军 [4 ]
曾富英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2]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
[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4] 不详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高石梯—磨溪古隆起; 同沉积古隆起; 构造特征; 古油藏原位裂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四川盆地最新地质、地震、钻井及露头等资料,对高石梯—磨溪古隆起地质结构、地质演化进行研究,探讨安岳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气田形成的控制因素。高石梯—磨溪古隆起为一主要与桐湾运动有关的近南北向巨型同沉积古隆起构造,其核部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顶面及相邻层系自震旦纪至今一直处于隆起高部位,并发育独立统一的巨型圈闭构造,其发育时期、地质结构、演化历史等构造特征明显有别于加里东期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高石梯—磨溪古隆起控制安岳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气田的形成与分布,主要表现为:古隆起西侧紧邻绵竹—长宁克拉通内裂陷寒武系麦地坪组、筇竹寺组烃源岩中心,且自身也发育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筇竹寺组烃源岩;控制了震旦系灯四段、灯二段和寒武系龙王庙组优质储集层的形成与展布;发育3套储盖组合,为震旦系—寒武系大规模古油藏原位裂解形成特大型气藏提供了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气田形成分布、资源潜力及勘探发现 [J].
邹才能 ;
杜金虎 ;
徐春春 ;
汪泽成 ;
张宝民 ;
魏国齐 ;
王铜山 ;
姚根顺 ;
邓胜徽 ;
刘静江 ;
周慧 ;
徐安娜 ;
杨智 ;
姜华 ;
谷志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3) :278-293
[2]   四川盆地下组合张性构造特征 [J].
钟勇 ;
李亚林 ;
张晓斌 ;
刘树根 ;
刘定锦 ;
邓小江 ;
陈胜 ;
孙玮 ;
陈燕辉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0 (05) :498-510
[3]   兴凯地裂运动与四川盆地下组合油气勘探 [J].
刘树根 ;
孙玮 ;
罗志立 ;
宋金民 ;
钟勇 ;
田艳红 ;
彭瀚霖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0 (05) :511-520
[4]   四川盆地震旦系大气田形成条件与勘探远景区 [J].
魏国齐 ;
沈平 ;
杨威 ;
张健 ;
焦贵浩 ;
谢武仁 ;
谢增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 (02) :129-138
[5]   四川盆地古隆起特征及对天然气的控制作用 [J].
李晓清 ;
汪泽成 ;
张兴为 ;
刘琴 ;
燕金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4) :347-351
[6]   从实验岩石变形过程探讨四川盆地加里东古隆起的形成机制 [J].
刘顺 ;
罗志立 ;
熊荣国 ;
宋颖辉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0, (04) :343-347
[7]   四川盆地震旦系含气层中有利勘探区块的选择 [J].
罗志立 ;
刘顺 ;
徐世琦 ;
熊荣国 .
石油学报, 1998, (04) :12-18+4
[8]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大中型气田成藏条件研究 [J].
宋文海 .
天然气工业, 1996, (S1) :13-26+105-106
[9]   对四川盆地加里东期古隆起的新认识 [J].
宋文海 .
天然气工业, 1987, (03) :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