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氧化的成因及其削减机制

被引:17
作者
彭姣凤
张磊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中国广东广州
关键词
光氧化; 光氧化削减机制; 植物;
D O I
10.16605/j.cnki.1007-7847.2000.s1.013
中图分类号
Q945.11 [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着重分析了光氧化产生的原因以及它对植物的伤害 ,总结了植物体内存在的减少光氧化伤害的保护机制 .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水稻叶片光氧化敏感性与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关系 [J].
邵红宁 ;
傅春霞 ;
曹显祖 .
作物学报, 1998, (05) :577-583
[2]   C3和C4植物叶片对光氧化响应的日变化 [J].
彭长连 ;
林植芳 ;
林桂珠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8, (03) :233-238
[3]   耐光氧化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的筛选与初步鉴定 [J].
陈以峰 ;
孙立华 ;
朱永兰 .
中国水稻科学, 1997, (02) :121-123
[4]   光氧化条件下两个水稻品种光合电子传递和光合酶活性的变化 [J].
焦德茂 ;
季本华 .
作物学报, 1996, (01) :43-49
[5]   水稻耐光氧化和耐阴特性的鉴定及其生理基础 [J].
焦德茂,高亮之,金之庆,季本华,严建民 .
中国水稻科学, 1995, (04) :245-248
[6]   叶片类胡萝卜素在光氧化水稻品种间的差异 [J].
傅春霞,刘震,邵红宁,谭秀云,邹琦 .
中国水稻科学, 1994, (03) :140-144
[7]   籼粳稻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特性及在正反交F1杂种中的表现 [J].
季本华,李传国,葛明治,童红玉,焦德茂 .
植物生理学报, 1994, (01) :8-16
[8]   强光下籼稻叶片色素光漂白及其组分变化 [J].
傅春霞 ;
谭秀云 ;
芮仁廉 ;
陈以峰 ;
仲维功 .
中国水稻科学, 1993, (02) :83-87
[9]   植物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J].
许大全 ;
张玉忠 ;
张荣铣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2, (04) :237-243
[10]   针叶树越冬针叶光氧化与叶绿体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J].
靳月华 ;
陶大立 ;
杜英君 ;
刘桂珍 ;
刘雅言 .
植物生理学报, 1992, (02)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