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获得链霉素抗性基因(str)突变株筛选梅岭霉素高产菌株

被引:13
作者
涂国全
刘姝
黎循航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2]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南昌
[3] 南昌
关键词
南昌链霉菌; 梅岭霉素; 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筛选;
D O I
10.13461/j.cnki.cja.002565
中图分类号
Q939.9 [应用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5 ; 100705 ;
摘要
本文通过链霉素对梅岭霉素 (meilingmycin)产生菌南昌链霉菌NS 41 80菌株孢子致死浓度的测定 ,采用诱变剂EMS四种不同诱变剂量对菌株的孢子进行诱变处理 ,诱变处理的孢子涂布在含链霉素致死浓度的高氏平板上 ,获得了大量的链霉素抗性基因 (str)突变株。然后从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进一步筛选到梅岭霉素高产菌株 80 5 .11 2 2 1,在摇瓶条件下 ,只产梅岭霉素不产南昌霉素 ,梅岭霉素活性效价达 15 0 0 μg/ml,比出发菌株NS 41 80的摇瓶发酵效价 85 5 μg/ml提高了 77.9%,该菌株连续传代六代进行摇瓶发酵 ,其F2 代和F3 代梅岭霉素发酵效价稳定 ,F4代至F6代随着传代数增加 ,其梅岭霉素发酵效价急速下降。通过EMS诱变剂量分别与抗药性突变率和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产梅岭霉素产量的产势统计分析表明 ,菌株抗药性突变与产抗生素突变密切相关 ,产抗生素突变的EMS诱变剂量高于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诱变剂量。在 0 .0 3mol/L的EMS剂量作用下 ,菌株致死率为 99.43 %,而抗药性突变率为 0 .0 44 0 %,建立了梅岭霉素产生菌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筛选方法 ,为南昌链霉菌高产菌种选育研究作了有益的尝试 ,并有助于其它链霉菌属的抗生素产生菌育种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25+340 +3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南昌链霉菌新种及其产生的两种杀虫抗生素 [J].
欧阳谅 ;
涂国全 ;
高勇生 ;
章平肇 ;
谢晓琴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3, (S4) :148-153
[2]   杀虫抗生素—南昌霉素A的研究(简报) [J].
高勇生 ;
欧阳谅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4) :126-130
[3]   一株产生杀虫抗生素的链霉菌新种 [J].
欧阳谅 ;
万淑婉 ;
涂国全 ;
陈新添 ;
郑友康 ;
高勇生 .
微生物学报, 1984, 24 (03) :195-199
[4]   卡那霉素链霉菌耐高浓度自身代谢产物的高产菌株的选育 [J].
杜润泮 ;
赵静岩 .
抗生素, 1983, (01) :24-28
[5]  
Streptomyces relC mutants with an altered ribosomal protein ST-L11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a Streptomyces griseus relC mutant. Ochi K.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