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机肥对连作香蕉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区系的影响

被引:27
作者
付琳 [1 ]
阮云泽 [2 ]
沈宗专 [1 ]
李荣 [1 ]
杨兴明 [1 ]
沈其荣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2] 海南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可培养方法; PCR-DGGE技术; 可培养细菌数量; 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8.1 [香蕉];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采用可培养平板计数方法和PCR-DGGE技术,以施用生物有机肥(BIO)健康(BIOH)、发病(BIOW)和未施用BIO健康(CKH)、发病(CKW)4个处理的根际土壤为供试样品,研究可培养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变化,以及可培养细菌的EP指数差异和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BIO能显著增加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的数量,并减少根际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数量(P<0.05);不同根际土壤样品的快速生长细菌和慢速生长细菌在群体中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快速生长细菌分别占群体总数的40.9%(BIOW)、50.7%(CKW)、20.6%(BIOH)和22.1%(CKH),其中BIOH处理不同生长速率细菌分布最均匀,EP指数值最高,为0.794;DGGE条带回收测序结果表明,BIOH处理中多样性较高,其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而CKW处理中的优势菌群大部分都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结论:健康根际土壤的可培养细菌区系显著不同于发病根际土壤,通过外源有益生物与有机载体同时导入土壤,有可能达到调控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香蕉枯萎病菌的风险性分析 [J].
谢梅琼 ;
杨媚 ;
杨迎青 ;
姜子德 ;
周而勋 .
果树学报, 2011, 28 (02) :284-289
[2]   生物有机肥对新疆棉花黄萎病防治的生物效应 [J].
李俊华 ;
蔡和森 ;
尚杰 ;
褚贵新 ;
危常州 ;
王飞 ;
丁雷 ;
杨兴明 ;
沈其荣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3 (06) :50-54
[3]   中国香蕉枯萎病地区栽培种多样性生产成本与效益分析 [J].
许林兵 ;
黄秉智 ;
吴元立 ;
黄永红 ;
董涛 .
热带农业科学, 2010, 30 (09) :38-44+48
[4]   生物有机肥对香蕉植株生长和香蕉枯萎病防治的研究 [J].
何欣 ;
郝文雅 ;
杨兴明 ;
沈其荣 ;
黄启为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4) :978-985
[5]   香蕉枯萎病的危害及其防治策略 [J].
王文华 ;
王葵娣 ;
曾会才 .
广西热带农业, 2007, (03) :19-21
[6]   香蕉枯萎病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J].
黎永坚 ;
于莉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8) :515-519
[7]  
防除连作香蕉巴拿马枯萎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P]. 沈其荣;何欣;黄启为;杨兴明;沈标.中国专利:CN101659934A,2010-03-03
[8]  
香蕉营养与施肥[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樊小林等著, 2007
[9]  
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M]. 农业出版社 , 许光辉, 1986
[10]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involved in nitrogen removal [J].
You, Jia ;
Das, Atreyee ;
Dolan, Elizabeth M. ;
Hu, Zhiqiang .
WATER RESEARCH, 2009, 43 (07) :1801-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