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力河流域湿地景观演变的累积效应

被引:26
作者
刘红玉 [1 ]
李兆富 [2 ]
机构
[1] 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湿地; 景观演变; 累积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基于累积效应方法和原理,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了挠力河流域湿地景观时空演变过程及其产生的累积效应。结果显示,该流域湿地景观变化是人类土地开发活动不断叠加、影响强度和空间范围不断扩大的结果。产生的直接累积效应包括湿地景观面积丧失、景观结构破碎化、水文情势变化和生态系统退化;间接的累积效应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下降和区域气候趋暖变干。目前,挠力河流域湿地景观变化已经超过了阈值条件,累积效应达到了极为显著的程度。其中,湿地景观多样性趋于丧失,植物物种多样性发生显著变化,某些珍稀水禽种群数量显著下降,有些保护物种已经消失,流域湿地生态正面临极为严重的形势。
引用
收藏
页码:606 / 61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流域水文情势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刘红玉 ;
李兆富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4) :493-501
[2]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关于全球环境变化区域研究的思考 [J].
葛全胜 ;
方修琦 ;
张雪芹 ;
吴绍洪 .
地理研究, 2005, (03) :345-358
[3]   三江平原流域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研究 [J].
刘红玉 ;
吕宪国 ;
张世奎 ;
杨青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2) :289-295
[4]   三江平原植被特征与动态分析 [J].
汲玉河 ;
栾金花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79-82
[5]   三江平原流域湿地景观多样性及其50年变化研究 [J].
刘红玉 ;
吕宪国 ;
张世奎 .
生态学报, 2004, (07) :1472-1479
[6]   三江平原湿地毛果苔草群落的演替特征 [J].
汲玉河 ;
吕宪国 ;
杨青 ;
赵魁义 .
湿地科学, 2004, (02) :139-144
[7]   关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方法的讨论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03, (05) :643-650
[8]   湿地景观变化过程与累积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J].
刘红玉 ;
吕宪国 ;
张世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1) :60-70
[9]   三江平原沼泽性河流径流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J].
邓伟 ;
栾兆擎 ;
罗先香 ;
何岩 .
地理学报, 2002, (05) :603-610
[10]   三江平原开发历史回顾 [J].
《中国湿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研究》课题组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8, (01)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