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2004年9月川渝大暴雨期间西南低涡结构及其环境场的分析
被引:94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西南低涡;
高空低槽;
低空切变线;
中尺度雨团;
副热带高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7 [气旋、反气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及地面降水资料,对2004年9月2日8日发生在川东和重庆的大暴雨的影响系统及其环境场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分为三个阶段,降水系统主要有两个:第一、三阶段的主要降水系统是低空切变线;第二阶段的主要降水系统是西南低涡,而西南低涡影响期内的雨量最强、范围最大。西南低涡开始时为一β中尺度系统,最后发展达α中尺度系统。其影响时间从4日00时到6日06时(国际协调时),持续了54小时。本文对此次暴雨过程所做的研究表明,川东地区的特殊地形,500 hPa高空小槽以及700 hPa、850 hPa低层鞍型流场均是西南低涡产生和维持的重要条件;西南低涡上层为暖性结构;在暴雨过程中有20个雨团接连发生,中尺度系统是这次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对水汽收支的计算表明,水汽可能来自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本文还对西南低涡与东北低涡的异同作了比较。
引用
收藏
页码:1059 / 1075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β中尺度暴雨系统发生发展的一种可能物理机制 II.涡旋Rossby波的形成[J]. 大气科学, 2005, (06) : 12 - 21沈新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倪允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沈桐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丁一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贺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 [2] 一次引发南亚大暴雨的季风低压结构、涡度与水汽收支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3) : 248 - 264孔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Ghulam Rasul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赵思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3] β中尺度暴雨系统发生发展的一种可能物理机制 I.涡旋Rossby波的相速度[J]. 大气科学, 2005, (05) : 727 - 733沈新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倪允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张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赵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彭丽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 [4] 西南低涡研究的一些新进展[J]. 高原气象, 2004, (S1) : 1 - 5陈忠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闵文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崔春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 [5] 引发梅雨锋暴雨的频发型中尺度低压(扰动)的诊断研究[J]. 大气科学, 2004, (06) : 876 - 89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天气学和天气预报的研究进展[J]. 大气科学, 2003, (04) : 451 - 467陶诗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赵思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周晓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纪立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孙淑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守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张庆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7] 1998年夏季西南低涡活动与长江上游暴雨[J]. 高原气象, 2003, (02) : 162 - 167陈忠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徐茂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闵文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缪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8] 1998年7月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期间暴雨特征的分析研究[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4) : 81 - 9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张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9] 一次强烈发展西南低涡的中尺度结构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 1998, (03) : 18 - 27陈忠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缪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闵文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10] 西南低涡Ekman层流场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1992, (01) : 31 - 38解明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台琚建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台卜玉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