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外贸隐含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I-O SDA模型的分析
被引:31
作者:
黄敏
刘剑锋
机构:
[1]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隐含碳;
驱动因素;
结构分解分析;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1.04.008
中图分类号: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随着2009年哥本哈根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召开,CO2等温室气体的控制减排已不再是个纯科学议题,而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话题,贸易中隐含碳的排放也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定量测算了2002、2005及200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并利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模型(I-O SDA)对影响外贸隐含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结果显示:(1)各年隐含碳净出口值及其占当年国内排放总量之比都呈增长趋势;(2)对隐含碳排放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出(进)口总效应;(3)两阶段的出(进)口规模效应都为正;(4)两阶段的出(进)口结构效应有较大不同,如2005-2008年,出口结构效应汇总为18187万吨,而进口结构效应汇总为-35678万吨;(5)在此期间,中间投入效应有较大改善,2002-2005年出(进)口中间投入效应为2116(3820)万吨,而2005-2008年为-9999(-12587)万吨;(6)单位产值碳排放效应也有较大改善,且两阶段单位产值碳排放效应主要由单位产值能耗效应决定(各部门两种效应方向完全一致);(7)两阶段出(进)口单位能源碳排放效应均非常小,改善不太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3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