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叶片叶绿体性状超微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3
作者
陈志强
黄超武
章潜才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2] 华南农业大学实验中心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栽培稻; 叶绿体; 基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普通野生稻(Oryza sativa L.f.spoalanca)和栽培稻(O.sativa L.)叶片的成熟叶绿体性状基本结构相似。普通野生稻叶片叶绿体体积较小,基粒数和基粒片层数少,基质密度低,但基质片层数较多,具有较多嗜锇体颗粒。栽培籼稻叶片成熟叶绿体积累大量的淀粉,且在叶绿体旁伴随着结构发育良好的线粒体和过氧化物体。普通野生稻直立类型具有类似的特征,而匍伏类型没有。这些现象说明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演变而来,也说明栽培籼稻与一年生直立类型野生稻有较密切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利用酯酶同工酶分析水稻品种类型及其演变 [J].
傅春霞 ;
蒋荷 ;
谭秀云 .
江苏农业科学, 1981, (04) :31-35
[2]   水稻品种的酯酶同工酶分析初报 [J].
钱(讠永)文 ;
刘钧赞 ;
何昆明 .
广东农业科学, 1981, (01) :21-23+48
[3]   作物光合效率与产量的关系及影响光合效率的内在因子 [J].
李明启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0, (02) :1-8
[4]   第五讲 高等植物叶绿体膜结构和功能 [J].
李淑俊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79, (02) :52-66
[5]   冬小麦不同层次叶片中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 [J].
左宝玉 ;
段续川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78, (03) :223-228+287
[6]  
The origin, evolution, cultivation, dissemin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Asian and African rices[J] . Te-Tzu Chang.Euphytica . 197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