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协商民主在行政决策机制中的引入

被引:19
作者
肖北庚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公众参与; 行政决策; 引入; 制度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2.1 [];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现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定"的行政决策机制由于"公众参与"之规定停留于一般要求,造成公众在机制中的"结构——过程"两阶段中角色断裂,进而使机制所追求的民主正当性目标落空。而强调公众参与的广泛与平等、重视理性与真诚协商、注重偏好转向的协商民主有助于修复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可能遗漏的民主性,美国行政决策中的协商民主在实践层面上验证了此种功能取向。由是,在我国行政决策机制中引入协商民主可成为一种增强决策过程民主性的选择性方案,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政治协商制度为此种引入提供了政治与制度基础。而协商民主要在行政决策中获得稳定性并持续发展,必需借助法律媒介使其制度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民主政治、和谐政治和合作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之目标 [J].
郎友兴 .
浙江社会科学, 2008, (07) :43-49+126
[2]   协商政治: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基本形态 [J].
林尚立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 (09) :17-26+84
[3]   论协商民主——从哈贝马斯的“商谈论”说起 [J].
李龙 .
中国法学, 2007, (01) :31-36
[4]   公共决策中的大众、专家与政府 以中国价格决策听证制度为个案的研究视角 [J].
王锡锌 .
中外法学, 2006, (04) :462-483
[5]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行政决策的法律机制 [J].
杨海坤 ;
李兵 .
政治与法律, 2006, (03) :20-27
[6]   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 [J].
John S.Dryzek ;
王大林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3) :32-40
[7]   参与社区活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格劳诺奇市议会个案 [J].
伊文·扎瓦特 ;
李滢 .
浙江社会科学, 2005, (01) :37-43+98
[8]   协商性民主 [J].
马克·华伦 ;
孙亮 .
浙江社会科学, 2005, (01) :12-25
[9]   商议式民主与中国的地方经验:浙江省温岭市的“民主恳谈会” [J].
郎友兴 .
浙江社会科学, 2005, (01)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