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际分工的多重均衡与产业地理集聚

被引:12
作者
朱钟棣
杨宝良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
关键词
规模经济; 国际分工; 多重均衡; 产业地理集聚;
D O I
10.13516/j.cnki.wes.2003.10.006
中图分类号
F114.1 [国际分工];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由于规模经济、收益递增的存在,打破了原来的由比较优势决定的单一国际分工结果,从而出现了国际分工模式的多重均衡。而在多重均衡中获得有利分工地位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一条理想途径就是产业地理集聚。通过产业地理集聚,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提高生产率,扩大出口,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等,从而最终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分权与区域经济发展:面向一个最优分权程度的理论 [J].
严冀 ;
陆铭 .
世界经济文汇, 2003, (03) :55-66
[2]   “世界工厂”与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国际分工地位 [J].
于蕾 ;
沈桂龙 .
世界经济研究, 2003, (04) :35-38
[3]   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 [J].
徐康宁 .
中国工业经济, 2001, (11) :22-27
[4]  
全球贸易和国家利益冲突[M]. 中信出版社 , ()拉尔夫·戈莫里(RalphE.Gomory), 2003
[5]  
国际贸易教程新编[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朱钟棣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