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农民话语权的后现代公共行政分析

被引:2
作者
程亿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后现代公共行政; 农民话语权; 公共能量场; 公共对话;
D O I
10.13784/j.cnki.22-1299/d.2006.04.013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维护农民话语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但就目前来说,农民仍然没有与其他阶层一样享有平等的话语权。从后现代公共行政的角度来看,这种话语权的缺失是与现代公共行政中隐含的强烈的精英意识、权威性的“专家理论”、集权主义倾向和强制性的统一标准分不开的。后现代公共行政在对既有公共行政模式的批判和审视下,提倡开放性的民主氛围和文化共享,倡导建立一个开放的公共攻策对话机制,它为创建一个相对多元化的话语格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农民话语权的回归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翻译者”模式与村治实践 [J].
李军 ;
朱新山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5, (01) :86-90
[2]   后现代语境中的公共行政解读 [J].
彭正波 .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4, (04) :53-55
[3]   从官僚制到后官僚制——西方公共行政发展的新方向 [J].
马德普 ;
马国杰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