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郊区化中社会空间的“非均衡破碎化”——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36
作者
魏立华 [1 ]
闫小培 [2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郊区化; 社会空间; “非均衡破碎化”; 广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以广州市为例,首先分析了不同社会制度下郊区化的社会内涵、机制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空间分异,发现郊区化的空间不均衡性,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社会隔离与排斥,城市“新自由主义”发展策略、管治失效及郊区农村的自发转型成为中国大城市郊区社会空间“隔离破碎化”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0+87 +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1990年代北京郊区化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J].
冯健 ;
周一星 ;
王晓光 ;
陈扬 .
城市规划, 2004, (03) :13-29
[2]   杭州市人口的空间变动与郊区化研究 [J].
冯健 ;
周一星 .
城市规划, 2002, (01) :58-65
[3]   大连市居住郊区化的现状、机制及趋势 [J].
柴彦威 ;
周一星 .
地理科学, 2000, (02) :127-132
[4]   沈阳的郊区化——兼论中西方郊区化的比较 [J].
周一星 ;
孟延春 .
地理学报, 1997, (04) :3-13
[5]   北京的郊区化及引发的思考 [J].
周一星 .
地理科学, 1996, (03) :7-15
[6]   广州城市郊区化的进程及动力机制 [J].
陈文娟,蔡人群 .
热带地理, 1996, (02) :122-129
[7]   政府与市场的合作机制──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济改革中的发展 [J].
朱介鸣 .
城市规划汇刊, 1996, (02) :50-56+66
[8]  
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包亚明主编, 2003
[9]  
网络社会的崛起[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 2003
[10]  
北京的郊区化及其对策[M]. 科学出版社 , 周一星,孟延春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