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封年限对典型草原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107
作者
单贵莲 [1 ,2 ]
徐柱 [1 ,3 ]
宁发 [1 ,2 ]
马玉宝 [1 ]
李临杭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农业部草地资源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典型草原; 围封年限;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针对退化草地恢复与合理利用问题,选取生长季围封调制干草,其他时间轻度放牧利用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自由放牧草地为对照,进行不同围封年限群落结构及植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重度退化草地采用生长季围封措施后,群落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增加,群落结构和各物种的优势地位发生较大改变。随围封年限的延长,群落盖度与密度增加,到14年达最大,之后降低,高度和产量持续增加,围封25年达最大。草地由星毛委陵菜+冷蒿+克氏针茅演替为羊草+糙隐子草+麻花头。经5年围封,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增加。随围封年限的延长,物种丰富度继续增加,到围封14年达最大,但由于围封14年后形成以羊草为单优势种的群落,物种均匀度及多样性降低。之后,随围封年限的继续延长,群落逐步趋于稳定,均匀度和多样性增加。群落相似性分析证明,采用生长季围封措施后,围封样地与未围封对照间的相似性降低,表明围封在改变群落的环境条件上也具有较好的效果。生长季围封调制干草,其他时间轻度放牧利用的管理方式可保证退化草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综合考虑群落结构、产量及物种多样性,认为14年是较适宜的围封年限。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云雾山本氏针茅草地群落恢复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变化动态 [J].
贾晓妮 ;
程积民 ;
万惠娥 .
草业学报, 2008, (04) :12-18
[2]   禁牧封育措施改良高寒地区退化草地的效果 [J].
都耀庭 ;
张东杰 .
草业科学 , 2007, (07) :22-24
[3]   草场管理措施及退化程度对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J].
刘兵 ;
吴宁 ;
罗鹏 ;
陶豫萍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7, (04) :45-48
[4]   云雾山封育草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J].
程杰 ;
高亚军 .
草地学报, 2007, (03) :273-277
[5]   人工封育草场管理研究——以宁夏盐池县为例 [J].
刘刚 ;
张克斌 ;
李瑞 ;
乔锋 ;
杨俊杰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2) :252-254
[6]   江河源区草地退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J].
陈全功 .
草业学报, 2007, (01) :10-15
[7]   中国西部草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控制措施 [J].
张苏琼 ;
阎万贵 .
草业学报, 2006, (05) :11-18
[8]   围栏封育对矮化芦苇草地草群结构动态变化的影响 [J].
杨鹏翼 ;
喻文虎 ;
向金城 ;
陆飒 .
草业科学, 2006, (09) :12-14
[9]   科尔沁沙地草甸草场退化的原因与植物多样性变化 [J].
曹成有 ;
蒋德明 ;
朱丽辉 ;
南寅镐 .
草业学报, 2006, (03) :18-26
[10]   放牧干扰对东祁连山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J].
徐广平 ;
张德罡 ;
徐长林 ;
蒲小鹏 ;
刘晓静 ;
柳小妮 ;
陈建纲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6) :789-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