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从家庭承包到家庭农场

被引:39
作者
伍开群
机构
[1]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变迁; 家庭农场; 家庭承包; 规模经营; 技术进步; 专业分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41 [生产责任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依据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与诺斯制度变迁理论,规模经营、技术进步、专业分工三者构成农村家庭农场制度变迁内在动因,而农村家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等构成家庭农场制度变迁主体,农村家庭追求外部利润是家庭农场制度变迁的外在动因。国家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农民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共同推进与实现家庭农场制度变迁。家庭农场制度变迁需要土地稳定与土地流转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业社会化专业服务体系、农资农品市场制度等制度与之配套,否则,就会出现制度结构性失衡,从而家庭农场制度也难以发挥制度性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4+96 +9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农场所有权形式选择 [J].
伍开群 .
社会科学战线, 2013, (06) :35-43
[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J].
丁关良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03) :7-14+110
[3]   农地流转的交易费用:威廉姆森分析范式及广东的证据 [J].
罗必良 ;
李尚蒲 .
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1 (12) :30-40+110
[4]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J].
黄祖辉 ;
王朋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2) :38-47
[5]   把地权还给农民——于建嵘对话陈志武 [J].
于建嵘 ;
陈志武 .
东南学术, 2008, (02) :12-18
[6]   “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减少农民 [J].
茅于轼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3, (02) :4-6
[7]   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生存、演进及发展 [J].
罗必良 ;
李孔岳 ;
吴忠培 .
当代经济科学, 2001, (01) :57-61
[8]   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重要途径 [J].
张忠根 ;
黄祖辉 .
农业技术经济, 1997, (05) :5-7
[9]   沿海地区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基本思路 [J].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
管理世界, 1996, (01) :18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