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强地震成组活动迁移及其机理分析

被引:7
作者
傅征祥
金学申
邵辉成
丁香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 河北省地震局
[3] 陕西省地震局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地震成组活动; 迁移图像; 机理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5 [地震活动性、地震区域划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中国大陆西部地区(东经108°以西)20世纪初以来7.5级以上大地震成组活动,以及华北至东北地区(30°55°N,108°135°E)20世纪20年代以来6.0级以上强地震,10年时间尺度的成组活动迁移过程。在1900~2001年中国大陆西部7.5级以上浅源大地震,分别在1902年1月至1916年12月、1920年1月至1947年3月和1947年7月至1988年12月三个时间段中,先后出现3次成组活动;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时间段内发生的玛尼和昆仑山西口大地震,可能是第四次成组活动的开始;并且,不同时间段的地震成组活动地区是不重复的,大体上,显示了顺时针的迁移图像。在1927~1998年中国大陆华北至东北地区6.0级以上浅源强地震,分别在1927年1月至1948年12月、1966年1月至1976年12月和1979年1月至1998年12月三个时间段中,先后出现3次成组活动。成组地震活动主体地区随时间的迁移,表现为往返迁移的图像。成组地震活动群集在一个主体地区内,它们或发生在一条活动构造带上或在多条邻近的活动构造带上。同时,应用断层系统内各个断层相互耦合作用和应力转移的模型,去分析成组地震活动迁移过程的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华北地区700年来地壳应力场演化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J].
沈正康 ;
万永革 ;
甘卫军 ;
李铁明 ;
曾跃华 .
中国地震, 2004, (03) :2-19
[2]   全球大地震及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2003年7~9月) [J].
冯浩 ;
高艳玲 .
地震, 2004, (01) :189-191
[3]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J]. 张培震,邓起东,张国民,马瑾,甘卫军,闵伟,毛凤英,王琪.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4]   青藏高原北缘海原、古浪、昌马大地震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 [J].
傅征祥 ;
刘桂萍 ;
陈棋福 .
地震地质, 2001, (01) :35-42
[5]   中国大陆地震资料完整性研究之二──分区地震资料基本完整的起始年分布图象 [J].
黄玮琼,李文香,曹学锋 .
地震学报, 1994, (04) :423-432
[6]   成组活动是中国大陆强地震的一个基本特点 [J].
李钦祖 ;
于利民 ;
王吉易 ;
万迪堃 ;
陈绍绪 .
地震学报, 1994, (01) :11-17
[7]  
中国大陆强地震的成组活动和概率预报[J]. 李钦祖,于利民,王吉易,万迪堃,陈绍绪.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3(05)
[8]   中国大陆强震轮回活动的计算机模型研究 [J].
张国民 ;
耿鲁明 ;
石耀霖 .
中国地震, 1993, (01) :22-34
[9]   地震活动的简化模型研究 [J].
耿鲁明 ;
石耀霖 ;
张国民 .
地震, 1993, (01) :68-75
[10]   地震活动性研究中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J].
朱元清 ;
石耀霖 .
地球物理学报, 1991, (01) :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