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脂肪和蛋白含量双高育种研究

被引:9
作者
朱洪德
余建章
周可金
李贺
徐敏
机构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密山市
[2] 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
关键词
大豆; 双高育种; 配合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试验采用NCII设计,将7个脂肪与蛋白含量不同的亲本分两组进行双列杂交,对12个组合F2代中双高植株出现的频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含量品种间的杂交以双亲脂肪含量均在20%以上,一亲蛋白含量在43%以上;或脂肪含量的中亲值超过20%,蛋白含量的中亲值高于42%的组合,其F2代双高频率较高.亲本脂肪含量的低亲和中亲值是影响双高频率的主要因素.双高性状的遗传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可从F2代起对双高个体进行直接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614 / 6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豆粗蛋白微量快速分析 [J].
张家藻 ;
莫尚武 ;
邱淑华 .
大豆科学, 1987, (02) :151-156
[3]   大豆杂种后代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配合力研究 [J].
宋启建 ;
盖钧镒 ;
马育华 .
作物学报, 1991, (02) :128-134
[4]   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及其它农艺性状遗传规律的轮配分析 [J].
陈恒鹤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7, (01) :32-38
[5]  
中国大豆品种志[M]. 农业出版社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主编, 1985
[6]  
植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础[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马育华 编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