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5种甘草根和根状茎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16
作者
:
李志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生物课部!新疆阿拉尔
李志军
刘文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生物课部!新疆阿拉尔
刘文哲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正海
机构
:
[1]
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生物课部!新疆阿拉尔
[2]
不详
[3]
西北大学植物研究所!西安
来源
:
西北植物学报
|
1997年
/ 03期
关键词
:
甘草;
根;
根状茎;
解剖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Q944 [植物形态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5种甘草根和根状茎的比较解剖学研究表明,成长根都由周皮和维管组织构成,种间差异主要表现在木柱层的细胞层数、韧皮纤维束的排列和轮数、导管分布频率。射线形态以及初生木质部在报中央的星散分布状况等方面;成长根状茎都由周皮、维管组织和髓构成,与根相比较根状茎具厚的木栓层、长而粗的导管分子和高的导管分布频率,不同种根状茎之间韧皮射线的形态和裂隙的有无以及髓、韧皮部含单宁细胞的数量、导管内含物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根和根状茎在结构上都具有抗旱特征,但它们间抗旱结构的发达程度不尽相同。
引用
收藏
页码:339 / 3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新疆产甘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刘伯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农学院
刘伯衡
李学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农学院
李学禹
田丽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农学院
田丽萍
魏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农学院
魏琳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农学院
不详
[J].
干旱区研究 ,
1992,
(01)
: 39
-
46
[2]
胀果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赵玉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药学届学生
赵玉英
张如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药学届学生
张如意
刘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药学届学生
刘鸣
[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0,
(04)
: 283
-
284+286
[3]
国产甘草的生药形态组织学研究
曾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
曾路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胜华
楼之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
楼之岑
[J].
药学学报,
1988,
(03)
: 200
-
208
[4]
新疆甘草属(Glycyrrhiza)的生态分布及其经济利用
李学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农学院新疆
李学禹
[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6,
(04)
: 264
-
271
[5]
新疆甘草属植物的解剖学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常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管绍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戈
[J].
干旱区研究 ,
1984,
(02)
: 44
-
48
[6]
国产甘草质量的研究——东北地区野生甘草的质量比较
傅克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
傅克治
吴瑞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
吴瑞华
高奎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
高奎滨
[J].
药学学报,
1964,
(07)
: 473
-
484
[7]
西北的甘草——西北资源植物资料之一
张鹏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鹏云
彭泽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彭泽祥
[J].
兰州大学学报,
1960,
(01)
: 57
-
88
[8]
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Ⅰ、抗菌活性成分—甘草苯并呋喃的分离与化学结构
畅行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中医研究所药物研究室
陕西省中医研究所药物研究室
畅行若
徐清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中医研究所药物研究室
陕西省中医研究所药物研究室
徐清河
朱大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陕西省中医研究所药物研究室
朱大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国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任生
[J].
中草药,
1981,
(12)
: 2
-
2
[9]
植物解剖学.[M].(以色列)法恩(Fahn;A.)著;吴树明;刘德仪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10]
植物形态结构与环境.[M].王勋陵;王静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
←
1
→
共 10 条
[1]
新疆产甘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刘伯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农学院
刘伯衡
李学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农学院
李学禹
田丽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农学院
田丽萍
魏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农学院
魏琳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农学院
不详
[J].
干旱区研究 ,
1992,
(01)
: 39
-
46
[2]
胀果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赵玉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药学届学生
赵玉英
张如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药学届学生
张如意
刘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北京医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药学届学生
刘鸣
[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0,
(04)
: 283
-
284+286
[3]
国产甘草的生药形态组织学研究
曾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
曾路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胜华
楼之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
楼之岑
[J].
药学学报,
1988,
(03)
: 200
-
208
[4]
新疆甘草属(Glycyrrhiza)的生态分布及其经济利用
李学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河子农学院新疆
李学禹
[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6,
(04)
: 264
-
271
[5]
新疆甘草属植物的解剖学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常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管绍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戈
[J].
干旱区研究 ,
1984,
(02)
: 44
-
48
[6]
国产甘草质量的研究——东北地区野生甘草的质量比较
傅克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
傅克治
吴瑞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
吴瑞华
高奎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
高奎滨
[J].
药学学报,
1964,
(07)
: 473
-
484
[7]
西北的甘草——西北资源植物资料之一
张鹏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鹏云
彭泽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彭泽祥
[J].
兰州大学学报,
1960,
(01)
: 57
-
88
[8]
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Ⅰ、抗菌活性成分—甘草苯并呋喃的分离与化学结构
畅行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中医研究所药物研究室
陕西省中医研究所药物研究室
畅行若
徐清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中医研究所药物研究室
陕西省中医研究所药物研究室
徐清河
朱大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陕西省中医研究所药物研究室
朱大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国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任生
[J].
中草药,
1981,
(12)
: 2
-
2
[9]
植物解剖学.[M].(以色列)法恩(Fahn;A.)著;吴树明;刘德仪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10]
植物形态结构与环境.[M].王勋陵;王静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