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缓减梅雨锋暴雨的数值试验

被引:20
作者
孙晶
史月琴
楼小凤
胡志晋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梅雨锋暴雨; 人工减雨;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8 [人工影响天气];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利用耦合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双参数微物理方案的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2002年7月22~23日长江中游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人工缓减暴雨的冷云催化数值试验。在对降水云系多尺度结构进行正确模拟的基础上,采用增加人工冰晶的催化方法,对人工缓减暴雨的可能方法及原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催化方案得到比较稳定一致的结果,在云体成熟期大剂量持续催化的减雨效果最好,在3600km2内减少雨量8.29×106t,即为自然雨量的14.8%,雨量分布更为均匀,其中50mm以上降水范围由原来的190km2缩减到60km2。分析表明,催化增加的大量冰晶碰并过冷雨,使霰粒子浓度增大而平均尺度减小,导致霰落速减弱而小于上升运动,难于下落融化,造成雨水减小。在周围升速小的弱雨区,滞留的霰粒长大后仍能下落融化,引起地面少量增雨。本文所用催化方法在实际作业中具有技术可行性,并有重大潜在社会和经济效益,值得深入研究和试验。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5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碘化银播撒对云和降水影响的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 [J].
方春刚 ;
郭学良 ;
王盘兴 .
大气科学, 2009, 33 (03) :621-633
[2]   华南冷锋云系的人工引晶催化数值试验 [J].
史月琴 ;
楼小凤 ;
邓雪娇 ;
胡志晋 ;
周秀骥 .
大气科学, 2008, (06) :1256-1275
[3]   华南冷锋云系的中尺度和微物理特征模拟分析 [J].
史月琴 ;
楼小凤 ;
邓雪娇 ;
胡志晋 ;
周秀骥 .
大气科学 , 2008, (05) :1019-1036
[4]   梅雨期暴雨个例模拟及其中小尺度结构特征分析研究 [J].
孙晶 ;
楼小凤 ;
胡志晋 ;
赵思雄 .
大气科学, 2007, (01) :1-18
[5]   对人工影响天气若干问题的探讨 [J].
毛节泰 ;
郑国光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5) :643-646
[6]   两次江淮气旋的云雨特征及其人工播云效果的综合分析 [J].
汪学林 ;
谷淑芳 ;
于勇 ;
李永振 ;
李茂仑 ;
霍晓光 ;
齐颖 ;
齐彦斌 ;
刘健 ;
张景红 ;
郑娇恒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1, (S1) :48-57
[7]   初始冰核浓度对冷云对流性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 [J].
何宏让 ;
魏绍远 ;
刘晓明 .
气象科学, 1999, (01) :42-49
[8]   人工增雨试验中的反效果问题 [J].
叶家东 ;
范蓓芬 ;
杜京朝 .
应用气象学报, 1998, (03) :81-89
[9]   关于人工抑制暴雨问题 [J].
叶家东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3, (03) :373-378
[10]   积雨云微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一)微物理模式 [J].
胡志晋 ;
何观芳 .
气象学报, 1987, (04) :467-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