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状褶皱的几何分析

被引:4
作者
刘如琦
张宝华
蔡一廷
机构
[1] 冶金工业部天津地质调查所
关键词
褶皱发育; 背形; 岩层; 褶曲构造; 几何要素; 含铁石英岩; 碧玉铁质岩; 轴面; 千枚岩; 变质岩; 产状; 向形; 大圆环带; 组构; 投影图; 不整合面; 太古宙; 太古代; 前寒武纪; 地质科学; 褶皱群; 几何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长期以来,地质学家习惯于把不同类型和不同成因的褶皱的基本形态当作圆柱状几何性状处理,建立了褶曲构造的基本几何要素,并且以此作为划分构造均匀区段的几何准则。从最近十余年来关于区域变质造山带的大量观测研究证明,还有另一种褶皱,即圆锥状褶皱,广泛发育于褶皱复杂的变质岩系之中,在不同尺度上显示其控制作用和对区域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区域变质杂岩的构造序列规律探讨 [J].
刘如琦 ;
马文念 .
地质科学, 1983, (01) :10-20+104
[2]   复合褶皱的赤平投影的分析方法 [J].
刘如琦 .
地质学报, 1976, (01) :38-56
[3]  
嵩山构造变形[M]. 地质出版社 , 马杏垣等著, 1981
[4]  
变质杂岩的变形和叠加褶皱[M]. 地质出版社 , (苏)卡扎科夫(А.Н.Казаков)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