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共生与民族团结——指号学新说

被引:14
作者
纳日碧力戈 [1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2] 贵州大学
关键词
差异; 共识; 共生; 归心;
D O I
10.14100/j.cnki.65-1039/g4.2012.01.008
中图分类号
C956 [民族融合、民族同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古代指号学强调人类心智的同一,区分指号(sign)与符号(symbol)。文章从指号学出发,力图证明承认差异、重叠共识的重要性:万象共生,天下归心。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 [J].
潘蛟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5) :53-61
[2]  
语言人类学阐释.[J].纳日碧力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 04
[3]  
民族主义.[M].(美) 格林菲尔德; 著.上海三联书店.2010,
[4]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吴仕民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5]  
民族与民族主义.[M].(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6]  
亚里士多德全集.[M].(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7]  
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M].斯大林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63,
[8]  
Nationalism..Hutchinson;John;..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