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太湖水下光场结构及其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黄昌春
李云梅
孙德勇
乐成峰
伍蓝
王利珍
王鑫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漫衰减系数; 平均余弦; 光合有效辐射; 水生态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 [水生生物生态学和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4 ;
摘要
水生态系统中光能的分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利用2007年11-12月太湖水体光学特性和组分浓度数据,对秋季太湖水下光场结构特征和水体组分光竞争能力的表征光学量(漫衰减系数、平均余弦)和影响因素(吸收系数比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太湖水下辐照度呈现单峰分布,最高值为583nm左右;根据Kd可将黄质和非色素物质主导程度的强弱分为弱、较强、强三个等级;Kd(PAR)平均值为4.61±1.54m-1,水体真光层厚度平均值为1.11±0.35m;太湖水下光场的光能主要分布在青光和黄绿光波长范围内,约占总能量的60%,蓝光和红光波长范围内的能量约占30%,这样的光谱结构有利于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生长.
引用
收藏
页码:420 / 4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太湖水体散射特性及其与悬浮物浓度关系模型 [J].
孙德勇 ;
李云梅 ;
乐成峰 ;
龚绍琦 ;
王海君 ;
伍蓝 ;
黄昌春 .
环境科学, 2007, (12) :2688-2694
[2]   浮游植物叶绿素a测定的“热乙醇法”及其测定误差的探讨 [J].
陈宇炜 ;
陈开宁 ;
胡耀辉 .
湖泊科学, 2006, (05) :550-552
[3]   水下剖面光谱原始数据异常值的判断方法 [J].
黄二辉 ;
潘德炉 ;
李淑菁 ;
何贤强 .
海洋学研究, 2006, (01) :91-96
[4]   太湖水体光学衰减系数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J].
张运林 ;
秦伯强 ;
陈伟民 ;
杨顶田 ;
季江 .
水科学进展, 2003, (04) :347-353
[5]  
遥感物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徐希孺编著, 2005
[6]  
植物生理学[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郝建军, 2005
[7]  
植物生理学[M]. 科学出版社 , 武维华主编, 2003
[8]   Optical teledetection of the vertical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for downward quantum irradiance of photosynthetically available radiation in turbid inland waters [J].
Gons H.J. ;
Ebert J. ;
Kromkamp J. .
Aquatic Ecology, 1997, 31 (3) :299-311
[9]   Inherent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Irish Sea determined from underwater irradiance measurements [J].
Bowers, DG ;
MitchelsonJacob, EG .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1996, 43 (04) :433-447
[10]  
Spectral attenuation of so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in humic lakes in Central Finland .2 Huovinen,P. S.,Penttol,H.,Soimasuo,M. R. Chemosphere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