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体合作创新 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被引:8
作者
钟德友
机构
[1]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制度创新; 多元主体共赢效应; 帕累托改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涉及多元主体利益结构调整,仅仅依靠受益最明显的转移农民或城市政府的孤立行动,其收效必然大打折扣。研究意在力争突破这种局限,将受益主体自发启动的诱致性制度创新和政府实施的强制性制度创新相结合,形成多元主体围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密切合作进行制度创新的基本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3+78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N].胡鞍钢;.中国证券报.2002,
[2]   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流量、存量及动力机制实证 [J].
朱敏 ;
黄洪琳 .
浙江统计, 2009, (03) :26-28
[3]   中国农民工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总报告 [J].
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课题组 ;
韩俊 ;
汪志洪 ;
崔传义 ;
金三林 ;
秦中春 ;
李青 .
改革, 2009, (02) :5-27
[4]   农村劳动力外出收入转移对家庭的微观效应 [J].
官永彬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1) :33-38
[5]   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 [J].
吴兴陆 ;
亓名杰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01) :26-32+39
[6]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J].The Investigating Group of Chinese Farmer-turned Workers Problems.改革.2006, 05
[7]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M].杜书云;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8]  
经济逻辑.[M].马克·史库森(MarkSkousen)著;杨培雷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9]  
新制度经济学.[M].卢现祥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