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草原牧区公路风吹雪雪害的因素分析

被引:15
作者
魏江生
张贵平
董智
左和君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
[2]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交通科研所
关键词
风吹雪; 路基断面形式; 草原牧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18.5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防治草原公路风吹雪危害,本课题组调查了全国大部分草原牧区公路的雪害状况,通过数量化及风速流场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在草原牧区障碍物距路较近的零路堤、全路堑、迎风半路堑、背风半路堑极易形成公路风吹雪雪害;(2)路旁有障碍物的零路堤的积雪部位主要在障碍物的迎风侧和背风侧,如果离路太近极易造成公路路面积雪;(3)全路堑的积雪部位主要位于背风坡的坡脚和迎风坡的坡脚,且无论路堑走向与风向的夹角如何,都会造成路面积雪,只是积雪量、积雪部位和积雪形态不同;(4)迎风半路堑的积雪主要位于迎风坡的坡脚位置,其严重程度与迎风坡坡度,边坡坡脚距路的远近有关;(5)背风半路堑的积雪主要位于背风坡的坡脚位置,积雪形态以高大的雪檐为主,且坡脚距路越近路面积雪就越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的冰雪灾害及其发展趋势 [J].
张祥松 ;
施雅风 .
自然灾害学报, 1996, (02) :80-81+84-85+87-89
[2]   中国西部积雪变化特征 [J].
李培基 .
地理学报, 1993, (06) :505-515
[3]   中国积雪、风吹雪和雪崩研究 [J].
王中隆 .
冰川冻土, 1988, (03) :273-278
[4]   大兴安岭地区的雪冰危害(摘要) [J].
庞国良 .
冰川冻土, 1987, (S1) :53-54
[5]   天山地区风雪流运动特征及其预防研究 [J].
王中隆 ;
白重瑗 ;
陈元 .
地理学报, 1982, (01) :51-64
[6]  
中国风雪流及其防治研究[M]. 兰州大学出版社 , 王中隆著, 2001
[7]  
山区道路雪害防治[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胡汝骥编著, 1990
[8]  
数量化理论及其应用[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董文泉等编著, 1979
[9]  
风雪流及其防治方法[M]. 人民交通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冰川研究室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