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油站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研究

被引:6
作者
赵毅
薛方明
陈莹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加油站; 油气回收系统; 效益估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1 [废气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研究加油站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的影响,在考虑经济发展、交通承载力、人口密度和政策导向的情况下,应用排放因子法估算出2010—2030年中国加油站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趋势。估算结果表明,2010年VOCs排放总量为228.30千吨,2030年排放量可达1 271.03千吨,主要来自卸油及加油过程,分别占总量的47.64%和52.36%,其中汽油类排放占主导地位,为96.85%。加油站一级、二级回收系统分别可回收45.25%和41.89%的油气,如果两种技术联用则具有协同作用,可回收87.15%。据估算仅2030年一年可减少经济损失9.93×109元。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7+37 +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分析与关键技术研究 [J].
刘红旗 ;
刘江涛 ;
顾坚 ;
张枫 ;
张健 .
环境工程, 2011, 29(S1) (S1) :368-371+363
[2]   汽车消费增长与中国石油安全问题 [J].
殷建平 ;
孙德艳 .
改革与战略, 2010, 26 (11) :44-46
[3]   珠江三角洲典型过程VOCs的平均浓度与化学反应活性 [J].
邓雪娇 ;
王新明 ;
赵春生 ;
冉靓 ;
李菲 ;
谭浩波 ;
邓涛 ;
吴兑 ;
周秀骥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9) :1153-1161
[4]   北京市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的减排贡献及发展趋势 [J].
吴锋棒 ;
崔凌 ;
张卫华 ;
单晓雯 .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0, 10 (09) :17-19+23
[5]   中国成品油市场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 [J].
郭一凡 ;
龚金双 ;
王海博 .
国际石油经济, 2010, 18 (03) :21-26+94
[6]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控制技术 [J].
陈君华 ;
陈旺洁 ;
斯倩倩 .
资治文摘(管理版), 2009, (06) :186-187
[7]   我国未来汽车保有量情景预测研究 [J].
马艳丽 ;
高月娥 .
公路交通科技, 2007, (01) :121-125
[8]   中国加油站VOC排放污染现状及控制 [J].
沈旻嘉 ;
郝吉明 ;
王丽涛 .
环境科学, 2006, (08) :1473-1478
[9]   油气回收技术在加油站中的应用 [J].
邹宏梅 .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4, (03)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