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热点成因:基于空间相关性的解释

被引:37
作者
单勇
机构
[1] 同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犯罪热点区域; 犯罪制图; 空间相关性; 犯罪临界值; 立体化防控;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6.02.016
中图分类号
D917 [犯罪学];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随着犯罪地理学的兴起,犯罪聚集分布及热点相对稳定分布的原因亟待释疑。鉴于热点的空间属性,从空间相关性出发,在制图验证犯罪聚集性和热点稳定性的前提下,以回归分析筛选空间变量,发现标志性建筑等五种因素在63.7%的程度上影响盗窃密度变化;创建空间滞后模型,量化犯罪自相关对空间相关性的影响,发现标志性建筑对盗窃犯罪有较强吸引力,商业点密度等因素与犯罪呈线性正相关,公交站点密度等因素与犯罪呈非线性关系,且存在犯罪临界值。这种从相关到因果的分析思路为犯罪原因研究带来了经验到量化、模糊到精确、定量到定性的方法论改进,从聚焦稳定热点、依靠数据决策、评估犯罪风险、借力城市设计方面为创新立体化防控提供了理论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80 / 302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3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