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最优集体创新网络结构

被引:22
作者
花磊 [1 ,2 ]
王文平 [1 ]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临沂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产业生命周期; 集体创新; 网络结构; 效率;
D O 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3.05.019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C931.1 [管理数学];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 ; 1201 ;
摘要
本文采用仿真方法从创新效率的角度对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下的最优集体创新网络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导入期,以较高的平均聚集系数为特征的规则网络具有最高的集体创新效率;在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以较高的小世界系数为特征的小世界网络具有最高的集体创新效率;当产业生命周期进入成熟期以后,以较短的最短路径长度为特征的随机网络具有最高的集体创新效率。本文通过对上述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得出,上述结果是由以下三个层次的原因造成的。第一,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知识特征和技术机会。第二,产业知识特征会影响产业内部的知识流动和企业实现知识重组的能力,而技术机会的多少会影响企业搜寻并发现创新机会的能力。第三,较高的网络平均聚集系数有利于促进知识流动,而较短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有利于企业搜寻并发现创新机会。最后,本文提出了以上结论对创新政策制定者的一些重要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4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非正式知识网络关系强度分布与知识流动小世界 [J].
张兵 ;
王文平 .
中国管理科学, 2011, 19 (04) :159-166
[2]   合作网络的小世界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J].
陈子凤 ;
官建成 .
中国管理科学, 2009, 17 (03) :115-120
[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评述 [J].
姚建华 ;
陈莉銮 .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5 (02) :56-58
[4]   基于知识特征的不同产业转移模式及其知识转移模式研究 [J].
赵建瑜 ;
王文平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8, (01) :101-106
[5]   服务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与进入模式的选择 [J].
郑吉昌 ;
夏晴 .
社会科学家, 2004, (04) :77-81
[6]  
The Rise and Fall of Small Worlds: Exploring the Dynamics of Social Structure[J] . Ranjay Gulati,Maxim Sytch,Adam Tatarynowicz.Organization Science . 2012 (2)
[7]  
Open Platform Strategies and Innovation: Granting Access vs. Devolving Control[J] . Kevin Boudreau.Management Science . 2010 (10)
[8]   Efficient Structures for Innovative Social Networks [J].
Lovejoy, William S. ;
Sinha, Amitabh .
MANAGEMENT SCIENCE, 2010, 56 (07) :1127-1145
[9]  
Evolution of R&D Capabilities: The Role of Knowledge Networks Within a Firm[J] . Atul Nerkar,Srikanth Paruchuri.Management Science . 2005 (5)
[10]  
Knowledge dynamics in a network industry[J] .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 200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