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及其内在缺陷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17
作者
陈爱娟
方浩
机构
[1] 南京大学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社会学专业研究生
[3] 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制度变迁; 生存导向型改革;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04.04.017
中图分类号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民自主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已经实行了二十多年,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近些年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再具有产生之初的显著功效。探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原因及其内在缺陷,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创新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国家与农民两个经济利益行为主体博弈的角度,重点分析家庭的经济功能,重新阐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原因,推理出生存导向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的同时就具备了内在缺陷。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创新 [J].
蒋永穆 ;
安雅娜 .
经济学家, 2003, (03) :54-59
[2]   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及绩效分析 [J].
杨德才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4) :60-67
[3]   路径依赖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演进 [J].
兰虹 ;
冯涛 .
当代经济科学, 2002, (02) :8-17+28
[4]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启示 [J].
朱有志 ;
向国成 .
中国农村经济, 1997, (09) :19-23
[5]   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的农地制度创新 [J].
骆友生 ;
张红宇 .
经济研究, 1995, (01) :69-80
[6]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 上海三联书店 , 林毅夫著, 2005
[7]  
经济制度演进大纲[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李建德著, 2000
[8]  
中国的奇迹[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林毅夫等著, 1999
[9]  
集体行动的逻辑[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奥尔森 (Olson, 1995
[10]  
转型和经济学 .2 热若尔.罗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