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刑的废除与理性回归

被引:7
作者
张兆凯
机构
[1] 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赎刑; 身份社会; 契约社会; 易科罚金制;
D O I
10.13893/j.cnki.bffx.2008.06.014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从产生到废止,赎刑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的历史变迁中,赎刑被新刑法典拒之门外。理性对待赎刑的态度,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应去除赎刑中的特权因素,继承赎刑中的理性成分,对赎刑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改造,使赎刑古为今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市民社会的文化建构:从身份走向契约 [J].
伍俊斌 .
学术界, 2006, (02) :72-77
[2]   论赎刑制度 [J].
童光政 ;
龚维玲 .
社会科学家, 1996, (03) :57-61
[3]   两汉赎刑考 [J].
程维荣 .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88, (01) :93-96
[4]   我国古代赎刑制度述略 [J].
陈汉生 ;
胡若虚 ;
江宪 .
社会科学, 1983, (11) :73-76
[5]  
刑法原理.[M].韩忠谟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6]  
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意)杜里奥·帕多瓦尼(TullioPadovani)原著;陈忠林译;.法律出版社.1998,
[7]  
外国刑法学.[M].甘雨沛;何鹏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8]  
秦汉赎刑论考.[D].孙艳.东北师范大学.2006, 11
[9]  
刑罚易科制度研究.[D].蒋建宇.武汉大学.2005, 05
[10]  
明代罪囚罚赎及其社会经济影响.[D].朱二伟.郑州大学.200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