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央造山带东段岩石圈的构造格架
被引:11
作者
:
杨文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文采
机构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来源
:
中国地质
|
2005年
/ 02期
关键词
:
岩石圈结构;
超高压变质带;
大别—苏鲁;
东秦岭;
地球物理调查;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313 [大地构造物理学、岩组学(构造岩石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笔者讨论了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地球物理调查剖面及相关地球物理成果。分析大别—苏鲁地体的深部地质构造与岩石圈主要特征,并与东秦岭地区前人的探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认为,中央造山带东段的地壳构造反映了扬子克拉通向北的陆内深俯冲作用。陆壳俯冲的角度在20°~30°之间,由于角度较缓,中央造山带东段发育了开阔的后陆盆地,其下方基底构造仍保留有造山带板块会聚的特征。造山带核部上中地壳存在着规模很大的岩浆岩体的显示,与造山期后的地质作用有关。大别—苏鲁的早中生代超高压变质带在东秦岭可能仍埋藏在地壳深处,不会出露于地表。
引用
收藏
页码:299 / 30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岩石圈的地震组构
[J].
杨文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文采
;
杨午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午阳
;
金振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金振民
;
程振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程振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4)
:307
-319
[2]
东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深部构造
[J].
杨文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杨文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2)
:183
-194
[3]
苏鲁地区地壳岩浆底侵的地球物理判识
[J].
杨文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杨文采
;
汪集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汪集旸
.
地质学报,
2002,
(02)
:173
-179+291
[4]
合肥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系统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宗举
;
李大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李大成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琰
;
周进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周进高
;
冯加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冯加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4)
:8
-13+15
[5]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地热测量
[J].
汪集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汪集旸
;
胡圣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胡圣标
;
杨文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杨文采
;
程本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程本合
;
程振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程振炎
;
李铁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李铁军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10)
:847
-850
[6]
根据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演化的运动学与动力学
[J].
杨文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杨文采
;
余长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余长青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3)
:346
-359
[7]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刘贻灿;徐树桐;李曙光;江来利;吴维平;陈冠宝;苏文.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0, S1
[8]
大别地块超高压变质期后伸展变形及超高压变质岩石折返过程
[J].
索书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索书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钟增球
;
游振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游振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1)
:9
-17
[9]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部地球物理调查(Ⅱ)──非地震方法
[J].
杨文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杨文采
;
方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方慧
;
程振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程振炎
;
徐宝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徐宝利
;
白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白金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4)
:508
-519
[10]
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最新进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从柏林
;
王清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王清晨
.
科学通报,
1999,
(11)
:1127
-1141
←
1
2
3
→
共 21 条
[1]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岩石圈的地震组构
[J].
杨文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文采
;
杨午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午阳
;
金振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金振民
;
程振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程振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4)
:307
-319
[2]
东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深部构造
[J].
杨文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杨文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2)
:183
-194
[3]
苏鲁地区地壳岩浆底侵的地球物理判识
[J].
杨文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杨文采
;
汪集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汪集旸
.
地质学报,
2002,
(02)
:173
-179+291
[4]
合肥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系统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宗举
;
李大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李大成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琰
;
周进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周进高
;
冯加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冯加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4)
:8
-13+15
[5]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地热测量
[J].
汪集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汪集旸
;
胡圣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胡圣标
;
杨文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杨文采
;
程本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程本合
;
程振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程振炎
;
李铁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李铁军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10)
:847
-850
[6]
根据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演化的运动学与动力学
[J].
杨文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杨文采
;
余长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余长青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3)
:346
-359
[7]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刘贻灿;徐树桐;李曙光;江来利;吴维平;陈冠宝;苏文.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0, S1
[8]
大别地块超高压变质期后伸展变形及超高压变质岩石折返过程
[J].
索书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索书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钟增球
;
游振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游振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1)
:9
-17
[9]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部地球物理调查(Ⅱ)──非地震方法
[J].
杨文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杨文采
;
方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方慧
;
程振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程振炎
;
徐宝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徐宝利
;
白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白金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4)
:508
-519
[10]
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最新进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从柏林
;
王清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王清晨
.
科学通报,
1999,
(11)
:1127
-1141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