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变质岩中的疑源类、孢粉化石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1
作者
陈冠宝
陶正
石永红
徐树桐
机构
[1]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疑源类、孢粉; 构造-岩石单位; 皖南变质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皖南变质岩区地层原被认为属江南古陆的一部分,时代定为中、晚元古代。本文根据其中所含的Asperatopsophosphaera?sp.,Trachysphaeridium sp.,Nucellosphaeridium sp.,Lophosphaeridium sp.,Leiosphaeridia sp.,Baltisphaeridium spp.,Micrhystridium spp.和scolecodonts等疑源类和其它微体化石及笔者等以前发现的Lingulacea总面貌反映的时代,判断其中部分变质地层的时代应为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和早古生代。同时还根据Crassispora sp.,Kraeuselisporites sp.和Lueckisporites ef.virkkiae Potonie & Klaus,Triquitritessp.等孢粉化石组合面貌反映的时代,推断其中尚有一部分为晚古生代地层。因此认为本区是一个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开始到中生代结束的碰撞型造山带,而不是一个古陆。
引用
收藏
页码:374 / 382+389 +389-39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扬子古陆东南边缘造山带形成时代 [J].
马瑞士,卢华复,叶尚夫 .
安徽地质, 1994, (Z1) :58-69
[2]   皖南浅变质岩地区的构造格局和演化 [J].
陈冠宝,陶正,石永红,徐树桐 .
安徽地质, 1994, (Z1) :4-13
[3]   板溪群研究的动向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J].
李曰俊 ;
郝杰 ;
刘鸿允 .
湖南地质, 1993, (01) :8-10+14
[4]   关于华南推覆构造的商榷 [J].
陈江峰 ;
周泰禧 ;
邢凤鸣 ;
徐祥 ;
K.A.Foland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1991, (03) :30-36
[5]   湖南省石门县杨家坪上前寒武系剖面研究 [J].
杨彦均 ;
魏绪寿 ;
陈文斌 ;
张立志 ;
侯东南 ;
赵德星 ;
朱鸿 .
湖南地质, 1984, (04) :1-107
[6]   云南晋宁梅树村早寒武世筇竹寺组的三叶虫 [J].
罗惠麟 .
古生物学报, 1981, (04) :331-340+392
[7]  
江西省区域地质志[M]. 地质出版社 , 江西省地质矿产局 编,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