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底板变形与破坏规律直流电阻率CT探测

被引:19
作者
高召宁 [1 ,2 ]
孟祥瑞 [2 ]
赵光明 [2 ]
机构
[1] 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2] 安徽理工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直流电阻率CT探测; 底板破坏; 正演模拟; 反演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5.4 [];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从煤层开采引起底板破坏的一般规律出发,探讨了底板岩层破坏与其电阻率的响应关系。介绍了直流电阻率CT探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按照采动底板岩层活动规律设计了探测方案,进行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动态直流电阻率CT探测。通过在淮北某矿1028工作面风巷中底板位置施工2个钻孔,在孔中埋置一定数量电极,形成孔间探测剖面,并根据工作面回采进度探测不同时期岩层电场变化特征,反演其电阻率值,得出煤层底板采动裂隙演化过程中的岩层电阻率响应特征和1028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为17 m,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直观有效的技术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流电阻率CT探测煤层底板采动破坏带演化过程效果明显,能显示出底板在回采过程中变化破坏情况,有利于煤矿底板突水预测和突水防治措施的制订。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采动条件下煤层底板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J].
高召宁 ;
孟祥瑞 .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0, 37 (03) :17-20+24+5
[2]   超前探测灾害性含导水地质构造的直流电法 [J].
韩德品 ;
李丹 ;
程久龙 ;
王鹏 .
煤炭学报, 2010, 35 (04) :635-639
[3]   矿井电剖面法探测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的应用 [J].
王家臣 ;
许延春 ;
徐高明 ;
李见波 .
煤炭科学技术, 2010, 38 (01) :97-100
[4]   含隐伏断层煤层底板损伤演化及滞后突水机理分析 [J].
李连崇 ;
唐春安 ;
李根 ;
杨天鸿 .
岩土工程学报, 2009, 31 (12) :1838-1844
[5]   采煤面覆岩变形与破坏立体电法动态测试 [J].
张平松 ;
刘盛东 ;
吴荣新 ;
曹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9) :1870-1875
[6]   煤层底板导水裂隙演化规律的电法探测研究 [J].
刘树才 ;
刘鑫明 ;
姜志海 ;
邢涛 ;
陈酩知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2) :348-356
[7]   承压含水层上采煤突水危险性评估研究 [J].
尹尚先 ;
虎维岳 ;
刘其声 ;
李抗抗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8, (03) :311-315
[8]   煤层底板破坏带电阻率法异常特征研究 [J].
赵贤任 ;
刘树才 ;
李富 ;
李建慧 ;
张向阳 .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2) :164-168
[9]   矿山压力对底板破坏深度监测研究 [J].
施龙青 ;
朱鲁 ;
韩进 ;
苏宝成 ;
王则才 ;
尹万才 ;
李国臣 ;
尚亚平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4, (06) :20-23
[10]   矿井底板采动破坏特征连续观测的工程设计与实践 [J].
张红日 ;
张文泉 ;
温兴林 ;
王传云 .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0, (0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