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流中的感性意识形态

被引:9
作者
刘少杰
王克蛟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网络交流; 感性意识形态; 理论意识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050302 ;
摘要
网络交流中也存在复杂的意识形态现象,但主要不是在报刊书籍中表现出来的作为思想体系的理论意识形态,而是在赞扬与嘲讽、调侃与抨击、传闻与段子中表达出来的属于知觉和表象层面的感性意识形态。网络交流中的感性意识形态不仅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而且具有持续地规定人们的思维与行为并不再被质疑的作用。在网络交流极为活跃的新形势下,清楚明确地认识网络交流中的感性意识形态,对于了解广大社会成员价值评价和理想信念,引导网络交流健康发展,并有效地开展理论意识形态与感性意识形态之间的沟通,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M].刘少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M].刘少杰;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  
认同的力量.[M].(美) 卡斯特 (Castells;M.) ;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  
意识形态.[M].(英)大卫·麦克里兰(DavdMclellan)著;孔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5]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M].[德]马克思 著.人民出版社.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