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祁连造山带两种构造基底岩块及成矿系统

被引:32
作者
汤中立
白云来
机构
[1] 甘肃省地勘局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甘肃兰州
[3] 北京
[4]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5] 甘肃兰州
关键词
北祁连造山带; 两种构造基底岩块; 成矿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北祁连造山带中存在“南方型”和“北方型”构造基底岩块。“南方型”构造基底岩块和柴达木古陆相似 ,“北方型”构造基底岩块则和华北古陆相似。两种不同的构造基底岩块随着祁连洋的消失而相遇于北祁连造山带 (缝合带 )中。在祁连洋的俯冲过程中 ,形成了不同的成矿系统 ,与“北方型”构造基底岩块有关的成矿系统为加里东期活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白银、清水沟铜及多金属成矿组合 ;与“南方型”构造基底岩块有关的成矿系统为中、新元古代活动大陆边缘弧后裂解成矿系统———镜铁山—柳沟峡铁成矿组合 ,加里东期活动大陆边缘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成矿系统———岩浆热液钨成矿组合及铅锌成矿组合。两种构造基底岩块的确认 ,可为北祁连缝合带的成矿系统的建立及找矿工作 ,提供新的思路 ,也为北祁连造山带性质的认定 ,提供成矿作用信息方面的限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华北古大陆西南边缘构造格架与成矿系统 [J].
汤中立 ;
白云来 .
地学前缘, 1999, (02) :78-90
[2]   北祁连熬油沟蛇绿岩岩石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 [J].
张招崇 ;
毛景文 ;
杨建民 ;
吴茂炳 ;
左国朝 .
地质学报, 1998, (01) :42-51
[3]   祁连山地区镁铁-超镁铁岩的多样性 [J].
张旗 ;
郭原生 ;
王岳明 ;
钱青 ;
周德进 ;
陈雨 ;
贾秀琴 ;
韩松 .
地球科学进展, 1997, (04) :22-28
[4]   祁连山古蛇绿岩带的地质构造意义 [J].
肖序常 ;
陈国铭 ;
朱志直 .
地质学报, 1978, (04) :281-295+338
[5]   我国西部祁连山区的古海洋地壳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王荃 ;
刘雪亚 .
地质科学, 1976, (01) :42-55
[6]  
祁连山及邻区火山作用与成矿[M]. 地质出版社 , 夏林圻等著, 1998
[7]  
甘肃省岩石地层[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甘肃省地质矿产局编著, 1997
[8]  
板块构造学基础[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金性春 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