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被引:7
作者
刘凌
李新文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二元经济理论; 极端二元经济结构;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D O I
10.13432/j.cnki.jgsau.2005.06.027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依据,中国存在的极端二元经济结构不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是由20世纪80年代前的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因此,在解决中国相应的问题时,应借鉴刘易斯理论中合理的方面,消除限制因素,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55 / 8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制约中国近代农业发展的制度与管理因素探析 [J].
郑林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104-110
[2]   甘肃河西走廊传统粮区农户土地流转特征研究 [J].
杨军炜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470-474
[3]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破除二元社会结构 [J].
周作翰 ;
张英洪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4, (03) :70-74
[4]   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 [J].
杨林娟 ;
乔志霞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2) :225-228
[5]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史考察与特征分析 [J].
张桂文 .
宏观经济研究, 2001, (08) :33-38
[7]   关于中国经济的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问题 [J].
林刚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0, (03) :40-65
[8]  
发展经济学[M]. 山西经济出版社 , 谭崇台主编, 2000
[9]  
二元经济论[M].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美)刘易斯(Lewis, 1989
[10]  
发展经济学的先驱[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迈 耶(Meier,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