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返回舱再入稀薄流域配平特性研究

被引:9
作者
梁杰 [1 ]
李志辉 [1 ,2 ]
杜波强 [1 ]
机构
[1]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
[2] 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
关键词
再入; 稀薄流域; 配平攻角; 飞船返回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V412.44 [];
学科分类号
08 ; 0825 ;
摘要
飞船返回舱一般采用横偏质心位置的方法来提供再入配平攻角和实现飞行轨迹机动控制所需的配平升阻比,准确预测配平攻角随再入高度的变化对控制系统以及返回舱落点精度都非常重要。中国载人飞船返回舱再入稀薄流域配平攻角地面试验、理论计算和实际飞行中有较大差异,如何分析评估将直接影响到其它深空探测返回器的气动设计。文章采用工程和数值方法,在对原有风洞试验数据和理论计算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阿波罗"返回舱的部分试验结果和计算研究结果以及"联盟号"飞船返回舱的计算结果,给出了配平攻角沿再入轨道变化的基本规律,分析了质心位置、壁面反射模型、马赫数、高温真实气体效应等影响返回舱再入配平特性的主要因素,可以对未来近似外形的试验和计算研究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神舟号”飞船总体与返回方案的优化与实施 [J].
李颐黎 ;
戚发轫 .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1, 32 (06) :1-13+87
[2]   载人登月返回再入有关问题初步研究 [J].
贾世锦 .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1, 32 (02) :18-25
[3]   基于两级直角网格结构的三维DSMC算法研究 [J].
梁杰 ;
阎超 ;
杜波强 .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10, 28 (04) :466-471
[4]   飞船返回舱再入飞行迎角和侧滑角估计 [J].
汪清 ;
方方 ;
何开锋 .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05, (04) :437-441+454
[5]  
载人飞船返回舱空气动力学[M].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张鲁民主编, 2002
[6]  
载人飞船空气动力学[M]. 国防工业出版社 , 赵梦熊编著, 2000
[7]  
High-altitude Capsule Aerodynamics with Real Gas Effects .2 Ivanov M. S,Markelov G. N,Gimelshein S. F. J. Spacecraft and Rockets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