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酸雨对浙东北红壤中盐基离子和铝的淋失影响研究

被引:33
作者
戎秋涛
杨春茂
徐文彬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酸雨;红壤;盐基离子;淋溶;
D O I
10.13671/j.hjkxxb.1997.01.007
中图分类号
X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通过对浙江省东北部杭州至宁波地区两个红壤剖面的模拟酸雨淋溶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延续,盐基离子的淋失浓度会在某一时期出现一个峰值,该峰值的出现与酸雨的pH值并不简单相关,Al3+的淋失浓度只是在酸雨pH值=2.5左右才显著增高并在淋出液pH=4.0时有一个阈值;经pH=2.5—3.0模拟酸雨10余年降水量的淋溶,红壤中淋出液的pH值下降不超过0.8.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华南三省(区)土壤对酸雨的敏感性及其分区图 [J].
周修萍 ;
秦文娟 .
环境科学学报, 1992, (01) :78-83
[2]   土壤对酸沉降缓冲机制探讨 [J].
廖柏寒 ;
李长生 .
环境科学, 1989, (01) :30-34+96
[3]   西南酸雨地区土壤中铝溶出规律的探讨 [J].
康德梦 ;
庞叔薇 .
环境科学学报, 1987, (02) :221-230
[4]   土壤中含钾矿物的研究——Ⅰ.含钾矿物中钾的形态及其释放 [J].
蒋梅茵 ;
罗家贤 .
土壤学报, 1979, (04) :414-422
[5]  
土壤发生中的化学过程.[M].于天仁;陈志诚主编;.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