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矿区山西组二1煤层含气量的控制因素探讨

被引:16
作者
宋志敏
孟召平
机构
[1] 郑州煤田职工地质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开发工程系 河南郑州
[3] 北京
关键词
煤层气; 含气量;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分析了焦作矿区煤层气含量的分布规律 ;探讨了断块构造、煤层埋深、上覆岩层厚度等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 .结果表明 :焦作矿区山西组二1煤煤层气含量较高 ,最高达 3 2 .7m3 /t(daf) ,平均为 1 6 .7m3 /t(daf) ;由于煤变质及其演化、煤层的有效埋藏深度、抬升剥蚀作用和地质构造等因素对煤储层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 ,使本区煤层气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从西部断块至东部断块煤层气含量由高到低变化 ,且各断块内由浅部向深部逐渐增高 .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焦作矿区二1煤储层特征评价 [J].
孟召平 ;
彭苏萍 ;
白清昭 ;
靳秀良 ;
张培河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8, (02) :53-57
[2]   焦作矿区煤层气开发地质综合评价 [J].
张培河 ;
靳秀良 ;
孟召平 ;
赵存明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8, (02) :24-27
[3]   煤层气开发技术和前景 [J].
胡光龙 ;
杨思敬 .
煤矿安全, 1995, (02) :8-12+45
[4]   焦作矿区构造特征及构造控气作用 [J].
何建坤 .
煤炭学报, 1994, (04) :412-421
[5]  
河南省晚古生代聚煤规律[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郭熙年等编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