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活力的发展及评价方法

被引:28
作者
郝楠 [1 ]
王建华 [2 ]
李宏飞 [2 ]
李月明 [1 ]
机构
[1]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2]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种子科学系
关键词
种子活力; 活力检测; 冷冻发芽; 电导率测定; 人工加速老化;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2015.05.047
中图分类号
S330.31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种子活力是反映种子在各种条件下具有的潜在萌发与出苗能力,以及贮藏性能的性状,受遗传、种子发育期间的环境条件及贮藏条件等因素共同决定,较种子标准发芽率更能说明种子质量的优劣。本文从种子活力概念的发展、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以及目前测定种子活力的常用方法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5+49 +4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J].
李月明 ;
郝楠 ;
孙丽惠 ;
张庆芳 ;
叶雨盛 .
辽宁农业科学, 2013, (01) :38-40
[2]   种子活力的生理和遗传机理研究进展 [J].
孙群 ;
王建华 ;
孙宝启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1) :48-53
[3]   玉米种子室内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性研究 [J].
刘萍 ;
尚林海 ;
张军福 ;
王志龙 ;
赵立军 ;
齐玲 ;
杨江山 ;
王国忠 .
玉米科学, 2004, (S1) :129-131
[4]   玉米种子活力与田间苗期性状相关性研究 [J].
陈士林 .
种子, 2003, (04) :33-35
[5]   不同活力玉米种子胚萌发期间热激蛋白的合成 [J].
刘军 ;
黄上志 ;
傅家瑞 .
植物学报, 2000, (03) :253-257
[6]   决定种子寿命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J].
汤学军 ;
傅家瑞 ;
黄上志 .
种子, 1996, (06) :29-32
[7]  
种子活力[M]. 科学出版社 , 陶嘉龄,郑光华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