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中国货币政策是否陷入流动性陷阱——基于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10
作者
陈丰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 流动性陷阱; 利率; 有效需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 [中国货币];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受到负面影响,为了改善经济不断下行的局面,中国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内有许多学者沿用西方的理论和计量方法直接对中国的数据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结论。然而,中国的货币政策在传导渠道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有显著不同,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论证了由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传导环境的特殊性,当前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中国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现象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与产出的非对称反应 [J].
欧阳志刚 ;
王世杰 .
经济研究, 2009, 44 (09) :27-38
[2]   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两中介目标,两调控对象”模式研究 [J].
盛松成 ;
吴培新 .
经济研究, 2008, 43 (10) :37-51
[3]   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 [J].
张屹山 ;
张代强 .
经济研究, 2007, (03) :20-32
[4]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效果非对称性实证研究 [J].
赵进文 ;
闵捷 .
经济研究, 2005, (02) :26-34+53
[5]   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研究 [J].
刘金全 .
管理世界, 2002, (03) :43-51+59
[6]   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在中国的实证研究 [J].
陆军 ;
舒元 .
经济研究, 2002, (03) :21-26+93
[7]   论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J].
范从来 .
经济研究, 2000, (07) :24-31
[8]  
It's Baaack: Japan's Slump and the Return of the Liquidity Trap[J] .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 1998 (2)
[9]  
Nonlinear and Structure Change in Interest Reaction Function for the US, UK and Germany .2 Kesriyeli,M,Osborn,D.R,Sensier,M.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of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