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内隐自尊

被引:4
作者
韦令华
韦义平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桂林)
关键词
内隐自尊; 归因方式; 内隐联想测验; 大学生;
D O I
10.13342/j.cnki.cjhp.2012.12.016
中图分类号
B842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与内隐自尊的基本状况以及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内隐自尊的关系。方法对61名大学生进行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测试与内隐联想测验。结果大学生内、外控得分差异显著(t=7.766,P<0.001);大学生内隐自尊效应显著(t=-11.175,P<0.001);大学生内隐自尊与归因的总体情况呈显著负相关(r=-0.317,P<0.05),与成功事件的内控归因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450,P<0.001);努力(t=2.076,P<0.05)和能力因素(t=2.261,P<0.05)高分组的内隐自尊高于低分组。结论大学生倾向于做内控归因,并且内隐自尊呈积极状态;大学生越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内在因素,其内隐自尊越高;高内控归因水平的大学生内隐自尊体验高,而外控归因水平高低不影响大学生内隐自尊水平的变化,反映着大学生自我认知的成熟。
引用
收藏
页码:1883 / 188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女研究生的生活满意度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J].
宋萍 ;
白新杰 ;
符明弘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 (11) :1388-1390
[2]   师范大学生的内隐自尊与主观幸福感 [J].
沈杰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 32 (01) :103-107
[3]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关系研究 [J].
张索玲 ;
张丽华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 (03) :327-329
[4]   外显与内隐自尊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 [J].
耿晓伟 ;
张峰 ;
郑全全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25 (01) :97-102
[5]   初一新生内隐、外显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J].
孙配贞 ;
江红艳 ;
赵辉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01) :116-118
[6]   抑郁症患者内隐自尊及其稳定性研究 [J].
席明静 ;
张月娟 ;
李玉霞 ;
阎克乐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11) :756-758+767
[7]   青少年内隐与外显自尊的比较研究 [J].
张镇 ;
李幼穗 .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 (03) :219-224
[8]   内隐自尊的稳定性——成败操纵对内隐自尊的影响 [J].
蔡华俭 ;
杨治良 .
心理科学, 2003, (03) :461-464
[9]  
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杨福义.华东师范大学.200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