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日贡玛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初探

被引:10
作者
白云
唐菊兴
郭文铂
李葆华
董树义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
纳日贡玛; 地质背景;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纳日贡玛铜(钼)矿床矿体主要产于喜山早期的黑云母花岗斑岩体内。矿石矿物主要有辉钼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等含有少量其它硫化物和硫盐矿物;脉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毒砂、石英、长石、绢云母、方解石、绿泥石等,是一大型的铜(钼)矿床。结合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温度进行分析,初步认为该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可划分为两期三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成矿作用与矿床定位预测研究.[D].唐菊兴.成都理工大学.2003, 04
[2]  
中国斑岩铜(钼)矿床.[M].芮宗瑶;黄崇轲;齐国明等 著.地质出版社.1984,
[3]   青海纳日贡玛矿田元素分带序列与剥蚀程度研究 [J].
温得银 ;
宋顺昌 ;
薛万文 ;
于兆云 .
青海国土经略, 2005, (04) :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