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对不同耕层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38
作者
陈亮
赵兰坡
赵兴敏
机构
[1] 不详
[2]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秸秆焚烧;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数量; 土壤理化性状;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2.04.033
中图分类号
S154.2 [土壤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秸秆焚烧后覆盖的耕层土壤为对象,研究秸秆焚烧对不同耕层土壤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并探讨土壤有机质含量、含水量、速效养分、微生物数量的增减程度与土壤酶活性增减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焚烧秸秆后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耕层0-2cm,2-5cm土壤酶活性在焚烧前后都形成极显著性差异,5-13cm耕层的酶活性变化较小,13-20cm耕层的酶活性没变化。在微生物数量方面,焚烧秸秆导致0-2cm耕层的微生物数量大幅度减少,减少程度在80%左右,2-5cm耕层的微生物数量也有43%~52%的减少,5-13cm和13-20cm耕层的微生物数量没有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只有脲酶活性的降低程度与速效磷含量的增加程度达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是0.959*。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降低程度与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的降低程度均呈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是0.998**,0.999**,0.998**。同时脲酶活性的降低程度与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的降低程度均呈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是0.977*,0.974*,0.954*。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对玉米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J].
慕平 ;
张恩和 ;
王汉宁 ;
方永丰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5) :81-85
[2]   可再生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及其他——主要以农作物秸秆为例 [J].
焦正安 .
经济研究导刊, 2011, (21) :184-187
[3]   秸秆焚烧和秸秆次生污染危害及控制利用 [J].
谢其标 ;
陆上岭 ;
王艳 .
环境科技, 2009, 22(S2) (S2) :113-114
[4]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J].
隋跃宇 ;
焦晓光 ;
高崇生 ;
程伟 ;
张兴义 ;
刘晓冰 .
土壤通报, 2009, 40 (05) :1036-1039
[5]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J].
王久臣 ;
戴林 ;
田宜水 ;
秦世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9) :276-282
[6]   焚烧秸秆不利于玉米幼苗和根际微生物的生长 [J].
刘天学 ;
牛天岭 ;
常加忠 ;
杨青春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4, (05) :564-566
[7]   焚烧秸杆对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J].
刘天学 ;
纪秀娥 .
土壤, 2003, (04) :347-348
[8]   华北灌溉区秸秆焚烧与直接还田生态效应研究 [J].
王爱玲 ;
高旺盛 ;
洪春梅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1) :148-150
[9]   土壤磷酸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探讨 [J].
赵兰坡 ;
姜岩 .
土壤通报, 1986, (03) :138-141
[10]  
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学[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陈文新 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