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种子园遗传效益的估算

被引:17
作者
叶培忠
陈岳武
阮益初
陈世彬
刘大林
郭木春
林启洋
郑如晃
周材恭
陈汛雷
机构
[1] 南京林产工业学院
[2] 福建省洋口林场
[3] 福建省官庄林场
[4] 福建省大湖林场
关键词
种子园; 家系; 遗传力; 估值; 遗传效益; 树高; 家族; 亲缘关系; 遗传率; 杉木无性系; 子代测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杉木无性系种子园的面积3.0公顷,包括46个无性系,于1966年进行嫁接。实生苗种子园的面积0.6公顷,包括30个自由授粉的家系,于1967年栽植。 根据子代测定的结果,优良母树的后代,在相同立地条件和一致的经营管理下,在7年生时,材积生长比一般对照大“14—39%;种子园的后代则比对照大33—74%。然而,当半同胞子代在四个不同地点测定时,其树高生长比对照大6—22%。 7—13年生的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广义遗传力是按家系和单株估算的。单株树的树高和材积遗传力估值是0.2,而直径的遗传力估值为0.3。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力估值是0.4。2—4年生时,全同胞家系树高狭义遗传力估值是0.3。 期望遗传效益是在各种不同选择强度下计算的(P1=0.01;P2=0.1,0.2和0.3;P3=0.01,0.02和0.05)。对第一代无性系种子园在材积生产和其它生长性状方面的遗传效益进行预测。杉木各生长性状的遗传效益的估值如下:树高6.54一6.7.%,胸径19.12—19.68%,材积27.38—23.09%。然而,从第一代实生苗种子园在胸径生长方面预测的遗传效益值接近于20—26%。 第二代亲木的选择是在于代测定的材料中进行的。当假定把整个杉木育种方案的成木与期待增加的收益结合起来考虑时,其所得到的净收入值,证实了子代测定的实用价值。研究证明,每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统计遗传学[M]. 科学出版社 , 吴仲贤 著,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