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的对比分析

被引:8
作者
王莉萍
崔晓东
王国宁
张国萍
机构
[1] 河北省衡水市气象局
关键词
闪电定位; 弓形回波; 局地暴雨; 中气旋; 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 [天气过程的分析];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为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对2005年7月31日夜间和2004年6月7日下午衡水地区突发性强对流天气从影响系统、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及闪电定位资料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次天气过程都属于降水天气结束后,又重新发展的强对流天气过程,预报起来具一定的难度。两次天气过程影响系统不同,造成的天气也不尽相同,"6.07"过程大风天气明显,且移动速度快,影响时间短,"7.31"过程局地短时暴雨天气明显,系统移动速度慢,影响时间长。两次天气过程的红外卫星云图特征不同,"6.07"过程的卫星云图呈带状,"7.31"过程的卫星云图呈团状,具有暴雨云团的特征。两次天气过程中大风和雷达基本反射率中的弓形回波具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的高值区的长时间影响与局地暴雨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其值由高到低的骤减,预示着破坏性大风的发生。两次过程中大风发生前后雷电空间分布均呈扇状分布,对流发展成熟阶段造成雷击灾害的"6.07"过程中地闪所占比例较大,造成局地暴雨天气的"7.31"过程中云闪所占比例较大。在强对流天气的预报中,非常规气象资料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4+131 +131-1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宁波夏季强对流和台风短时暴雨雷达回波特征对比分析 [J].
何彩芬 ;
朱龙彪 ;
董杏燕 ;
黄旋旋 .
气象, 2006, (11) :67-72+130
[2]   2004年7月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J].
王雷 ;
赵海林 ;
张蔺廉 .
气象, 2005, (11) :66-70
[3]   两次不同性质强降雨的对比分析 [J].
赵玲 ;
王林凤 ;
王利 .
气象, 2005, (11) :70-74
[4]   强对流天气雷电参数和雷达回波特征个例分析 [J].
罗树如 ;
支树林 ;
俞炳 .
气象科技, 2005, (03) :222-226+290
[5]   2004年7月12日上海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J].
张芳华 ;
张涛 ;
周庆亮 ;
杨克明 .
气象, 2005, (05) :47-51+1
[6]   一次强风暴天气闪电定位资料与雷达资料的综合分析 [J].
杨国锋 ;
汤达章 ;
刘晓 ;
张一平 .
气象科技, 2005, (02) :167-172
[7]   豫北一次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J].
王军 ;
周官辉 ;
杜滨鹤 ;
孙日丁 ;
邢用书 ;
芦阿咪 ;
孙玉巧 .
气象, 2002, (11) :37-41
[8]   一次罕见的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J].
谢梦莉 ;
黄京平 ;
俞炳 .
气象, 2002, (07) :51-54
[9]   北京地区闪电定位资料的应用分析 [J].
蔡晓云 ;
宛霞 ;
郭虎 ;
不详 .
气象科技 , 2001, (04) :33-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