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山岳旅游地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分异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13
作者:
游巍斌
[1
]
何东进
[1
]
巫丽芸
[1
]
洪伟
[1
]
詹仕华
[1
]
黄德华
[2
]
覃德华
[3
]
游惠明
[1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
[2] 福建省地质遥感与地理信息中心
[3]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时空分异;
环境因子;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山岳型旅游地;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12.01.008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以山岳型旅游地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例,估算了风景区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分析1986年、1997年、2009年风景区景观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生态服务价值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揭示风景区景观生态服务价值与环境因子间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1.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类型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高为水体(9 3707元/(hm2.a)),最低为裸地(354元/(hm2.a)),建设用地价值(12 000元/(hm2.a))仅高于裸地、农田、灌草等景观类型,杉木林、马尾松林、竹林、阔叶林等森林景观服务价值相差不大;2.风景区内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在1986—1997年间服务价值有较大损失,在1997—2009年间得到一定程度弥补,但1986-2009年间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呈亏损趋势,植被景观类型向建设用地的转变导致景观生态服务价值的降低;3.风景区内景观类型生态服务价值与环境因子(坡向除外)间呈现中等相关性,其中,郁闭度与生态服务价值相关系数最高(0.7**),环境因子中蓄积量与郁闭度相关系数最高(0.86**);4.植被景观生态服务价拟合结果(R2=0.7524,p<0.0001)值优于非植被景观(R2=0.5370,p<0.0001),拟合效果能较好地揭示景观类型生态服务价值与环境因子间的数量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0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