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抑郁障碍的临床与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被引:10
作者
彭代辉
方贻儒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科
关键词
抑郁障碍; 神经发生; 遗传方式; 电生理; 神经影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41 [];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我国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显示,有关抑郁障碍规范化防治路径的实施远未到位,针对其结局与转归的研究尚少且缺乏系统性。生物学机制研究涉及遗传学、神经生物化学与内分泌学、神经电生理与影像学等领域,然而具有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的研究结果还不多,有些结果甚至相互矛盾。关于抑郁障碍临床与发病机制的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该文对此进行综述,期望引起同道的重视并开展合作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609 / 61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ternal clock and antidepressant efficacy[J] . Giorgio Racagni,Marco A. Riva,Maurizio Popoli.International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