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下乡:一个乡镇的教育治理实践

被引:30
作者
沈洪成
机构
[1]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辍学; 教育治理; 目标责任制; 运动式治理; 内卷化;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4.02.005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完成国家的"普九"任务,地方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动教育普及运动。本文以云南芒市一个乡镇实施"控辍保学、三级联动"责任制为中心,考察地方政府是如何对辍学、失学、逃学问题展开治理的,这一治理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本文认为,学校教育中现代知识与地方知识处于断裂状态,导致傣族学生学业上的困境,进而产生辍学、失学、逃学问题。地方政府无力调整学校中的知识体制,却要承担"普九"不达标的责任。通过目标责任制与运动式治理相结合的方式,乡镇政权、学校、村落、家庭之间形成严密的教育治理网络。由政府推动的外部治理与学校的内部治理相互强化,治理技术越来越复杂和精细,辍学问题却并不能解决,反而浪费了大量治理成本,产生了内卷化的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15+243 +243-244
页数:2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2, (09) :105-125
[2]   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J].
渠敬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113-130+207
[3]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1, (10) :67-85
[4]   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 [J].
折晓叶 ;
陈婴婴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4) :126-148+223
[6]   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 [J].
冯仕政 .
开放时代, 2011, (01) :73-97
[8]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
[9]   “文字上移”: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 [J].
熊春文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5) :110-140+244
[10]   锦标赛体制 [J].
周飞舟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3) :54-7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