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法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60
作者
心房颤动抗栓研究协作组
胡大一 [1 ]
孙艺红 [1 ]
张鹤萍 [2 ]
姜立清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2] 北京同仁医院心脏中心
关键词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 心房颤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7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华法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18个中心进行阿司匹林(150~160 mg/d)与调整剂量华法林组随机对照研究中选取患者。华法林初始剂量2 mg/d,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年龄≥75岁者为1.6~2.5),常规门诊随访,分析该组患者终点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及与抗凝强度的关系。结果共335例患者随机服用华法林,男204例(60.9%),年龄(62.6±10.3)岁,随访2~24个月(中位数19个月)。华法林平均剂量(3.19±0.69)mg。共进行 INR 测定3482人次,其中2378次 INR(占68.3%)维持2.0~3.0。用药期间发生主要终点事件10例(2.7%),次要终点事件19例(5.7%)。服用华法林期间总出血发生率为23例(6.9%),其中严重出血5例(1.5%),轻微出血18例(5.4%);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缺血性卒中及体循环栓塞)19例(5.4%),其中15例(4.5%)患者发生事件时的 INR<2.0。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显示,抗凝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年龄>75岁,前者收缩压≥160mm Hg,血肌酐升高,INR>3.0;后者有卒中病史,左室射血分数<0.40%和 INR<2.0。结论中国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 INR 维持在2.0~3.0是安全有效的,但应避免 INR>3.0,以最大限度减少出血并发症,尤其应严密监测高龄、合并心力衰竭和肾功能异常的患者。
引用
收藏
页码:800 / 80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 [J].
周自强 ;
胡大一 ;
陈捷 ;
张仁汉 ;
李奎宝 ;
赵秀丽 .
中华内科杂志, 2004, (07) :15-18
[2]   华法林对中国人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J].
孙艺红 ;
胡大一 .
中华内科杂志, 2004, (04) :21-23
[3]   中国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J].
胡大一 ;
孙艺红 ;
周自强 ;
李奎宝 ;
倪永斌 ;
杨光 ;
孙淑红 ;
李蕾 .
中华内科杂志, 2003, (03) :16-20